美的绝对感知,南京园里ReIN

参考造价:暂未填写| 空间:娱乐空间| 面积:800平米| 浏览数:1560
案例简介 Case description
园里:绝对感知——风景、身体、抽象与自然
 
—————————————————————————————————————

树和草的自然天性是一样的,但自然天性也许有许多维度。混凝土可以是自然的,星际空间也是自然的,人性也是自然的,在城市里,你必须拥有一个新的大自然,也许你必须创造这种自然。
——野口勇Isamu Noguchi
 
这是一个平滑的时空之境。它以陌生的方式,离间着日常行为与感知,空白、断裂、漂浮、抽离、削切、并置、扩大现有语境、剥离既定意义、制造非物质化景观。但离间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在纯粹的真空氛围之中,将感知的能量彻底释放出来,超越物质,以绝对的方式触碰某种非物质化的体验。
 
美容院与摄影空间,是这个空间中两个最重要的空间功能需求,一个被安排在安静的内部区域,是关于如何实现日常与现实状态下的个体的美;一个以共享的方式安排在开放的公共区域,是关于如何以摄影的方式表达对于美的理解与认知。在科技发达的后现代,对于美的纯粹性,既应该被正确对待,更应该被恰当感知。
 
 
 
 
1-向内倾斜,抽离于日常的硬边界
与现实环境的离间,从空间入口与外立面开始。
入口通过向内倾斜,剥离出既定的建筑框架,使得建筑外框如同空间坐标系一般得以显现,而空间立面与“坐标系”之间形成的夹角,则暗示了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角度偏离,以此创造出一个多义的空间入口。
 


高度抽象的外形,未标示的主题,去物质化的表现形式,丰富着空间的硬边界含义。而形体的割裂与疏离,从另一个维度上,让这个被搁浅于城市商业大楼底层的介入式空间,获得了现象上的某种永恒存在,尤其是,当它以不锈钢金属板浑然一体的方式,提供了一个试图远离物质世界的圆形入口时,抽离日常的表征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强化。
 

尽管空间犹如一个巨大的锋利物,以非常态的形向插入原建筑腔体之中。但在空间内部,却又能通过一系列以感知为核心的空间组织方式,与周围乃至城市的空间生活形态形成对话,挑战着既有的物质空间观念,保持着对未来变化的适应性与灵活性。这也便表明,抽离日常正是为了更好的回到日常。




2-接续与断裂,关于几何的风景

空间内部可以看作是一个拥有7米挑高的架空层空间。在这里,层高的优势并没有被转换成多层空间的经济型利用,而是将空间体块向垂直方向上拔高,在顶部留出一定的间隙,打破传统空间的闭合形式,并让墙体以绝对的体积感和雕塑感,在接续与断裂之间,形成连续的关于几何的风景。
 
体块状态之下的墙面,拥有着一定的厚度与敦实感,空间在形体与形体之间的变化关系中,创造着几何特有的丰富性与抽象性。但白色又让有着一定厚度的墙体有了轻盈漂浮的可能。视觉体积感在白色的暗示下,变得暧昧而更有感知意义上的张力。
空间的复杂性与对物的观法,在这种经验的矛盾时刻,开始显现出它的魅力。

 
断面的墙、被切割的边角、三角体块展现出的动态性、墙体在落地时的悬空、以及圆形孔洞与方形孔洞在墙面上的均匀排布,这些看似稳固的几何形体,却将空间置于一种流动的状态之下。当体量的组合被一再延伸衍变,空间感知便越有可能得到强化,“神秘”的生长力量从中凸显出来,在整体上成为“风景”最灵动的一部分。





3-瞬时事件,诱发创造性的“场”
 
本质上讲,空间是通过事件的方式向我们呈现出它的本质特征的。
但在这个空间的公共区域范围内,它并没有向人们描述或者暗示什么样的具体事件,其本身就像是事件的展开,允许时间即刻性地向所有事件开放以及流淌。这就是展示“在场”的魅力。
 
作为一个给先锋摄影师提供创作场地的空间,不对具体事件做强制的叙述是一种更为理想的状态,这意味着把更多的事件叙述权让渡给了摄影师,让摄影师能够通过取景器创造独属于他们自己的瞬间事件。即通过人与对象物关系的瞬时状态,引发对事件的感知,从而体现场所的创造性。
 
这里体现的是一种动态的无中心的空间体系,没有明确的空间行进秩序与方向,没有模
式化的空间与功能的对应关系。
游荡、闲逛、表演、随意地坐、与另一个自己对话。在所有的行为中,空间通过几何体块的穿插,调动着看与被看的视觉关系,创造出一种实验性的、超越日常经验的互动导向。
 
在这其中,以一系列斜向围合的三角体块所构成的空间阵列,作为少有的与顶部相连接的体块,似乎具有某种空间仪式感。它用纪念碑式的形体语言,呈现出高度抽象的表现形式,暗示了某种与特定时空相连的状态。其雕塑性的空间形体,帮助摄影师或游荡于空间中的其他人,鉴定出重要的空间瞬间关系,定义着空间的重要形态,同时给予空间以全新的概念和能量。

 

4-内在感知,情绪与精神的游离

光如同雾一般充满空间,将人包被,于是空间并非以其物理的规模与尺度被感知,而是以光的体量与容积被人们所记忆。光,通过镜面材料的反射与墙面的均质漫反射,使得实像与虚像交叠在一起。空间通透飘渺,失去了惯常经验的参照,以此进入一种与情绪有关的未知领域。
 
游离中的情绪被物所捕捉,精神性最终脱离物质本体得到最有效的回应。
红色的闪烁物,在蓝色的暗夜之中漂浮,犹如低沉于地底的太空舱体;平卧于水平地面的几何体块以及造型原始的金属装置,激发起了芜杂的内在感知,并暗示着艺术在反复升华后又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
 
这是一种强调回到人类内在感知、激发环境多重互动的设计思路。抽象的群体性雕塑,使得互动经验在整体意义上延绵,其所产生的是一种非物质化的内在共鸣。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精神性空间效果,既平衡了空间结构和平面布局中工具理性的一面,也塑造了在技术文明全面发展的时代,精神性价值与内在感知也有充分饱满的可能性。




5-新的自然,技术文明之下的生长
 
在非自然的构筑物中,认领自然,是园里最生动、最先锋、最具有颠覆性的尝试。如果说把几何体块的组合变化理解为“风景”,只不过是一种形体美学观念下的浪漫,那么在非自然的构筑物寻找自然,将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成为一种现实语境。
 
在空间的地面处理过程中,地景铺面的碎石被大量运用,用于户外拼接的步汀石延伸成路径或者区域,柔软的地毯模拟着草地的状态,绿油油的苔藓在绝对距离的观察之下显现出山峦起伏的态势,让更宽广的自然状态下的时空经验得以驻留。
这些材料以自然或非自然的有机属性,创造出了一种观念之下的自然,既拓宽了对于自然更宽泛的理解,也在与几何立面的碰撞中,在积极与消极意义上找到彼此的价值。
 
空间的生长性,并非仅仅只是时间维度上的生长,在这里更揭示了一种与自然一同生长、且参与空间自然化的整个过程。正如野口勇所言:“混凝土可以是自然的,星际空间也是自然的。”
在这样的语境之下,几何体块的“风景”就是真实不虚的风景,在室内人工构建的“园里”也是真实不虚的园里。

相关推荐

临时迷镜
临时迷镜
日咖夜酒
日咖夜酒
范可萨设计 | 保亿华润万象世界中心会所
范可萨设计 | 保亿华润万象世界中心会所

丁鹏文 认证设计师

江苏南京

  • 66
  • 0
  • 0
收费面议
申请设计

找设计师?一个电话搞定!

所有评论 ( 0 )

手机设计本

随时提问题,随意赏美图

设计本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本本亲密互 动,还有更多美图等你来看!

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