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设计本 > 室内设计师 > 黄书恒_台北玄武設計设计师 > 得意於形 故能忘形:從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看東方建築發展

得意於形 故能忘形:從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看東方建築發展
2014-07-22 09:30 6767


半百光陰,對於尋常生命而言,或許已是2/3的長度,對於建築發展(或言人類文明)來說,卻不過如吉光片羽、轉瞬即逝。這段存在於渺小人世與壯闊天地之間,「短促」與「恆常」兩端的戲劇張力,時常成為藝術家的創作母題,也讓建築設計者異常敏感,企圖從自身開展思索,以各種前所未想的原創素材,逐步探向世界的核心,重新詮釋人與自然環境的互動關係。


(丹下健三作品:代代木競技場,1963)


回顧五十年來東方建築界的演變,上述特點,我認為在日本建築界特別鮮明,包括榮獲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獎的丹下健三(日本建築教父),以「代謝派」(Metabolism)為名,引領一干子弟如:槙文彥等人投入建設計畫,運動者認為未來建築將由模組與巨型架構組成,透過持續改組與移動──如生物的新陳代謝過程,將形成具有彈性與豐富變化的生命體,因其生生不息的律動循環,整座城市因能再生,可說是極富動能的前衛試驗,也是「自然」──綠建築、永續發展等概念的初試啼聲。其後,更藉由挹注政策資源,與民間結盟的有意識發展,伊東豐雄、安藤忠雄與隈研吾等設計者逐漸浮上國際舞臺,在在強化了日本設計的獨特形象,為當前建築發展添上不容忽視的新頁。


取法自然的藤本壯介


欲理解當代建築發展,在伊東、安藤等大師身影之外,我們不妨將距離拉近五年,以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Sou Fujimoto)的設計為觀察起點,我認為他的創作不僅切合了日本建築界的核心追求,更能另闢蹊徑、利用嶄新的原創動能,引領我們展望東方設計的去向。


曾獲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肯定、被譽為安藤忠雄、伊東豊雄、妹島和世等知名建築師接班者的藤本壯介,出生於1970年的北海道,這個背景深深影響了藤本的創作風格,廣大草原帶來的開闊印象,與白雪蒼茫所呈現的輕透、純粹感,共同交織成他對設計的追求,而極具彈性/創意的思考方式、以及對原始素材的高度掌握,更讓他成為下一屆普立茲獎的熱門人選,以下與大家分享兩個代表性項目:



(藤本壯介作品:HOUSE N,2008)


「HOUSE N」(2008),是藤本壯介最為人所稱的作品。它的外表呈現工整的四角形,然而內部,設計者以奇妙的三個層次建構主體,將尋常的平面配置(中央為餐廳/其後是廚房/西側為臥室/南側為庭園),透過梁柱與大面窗戶二者,完全消弭室內的曲折直角,使人們的視覺無限延伸,日光與樹影錯落之間,人與人、空間與市街的關係已然模糊,就是孰為主體?孰為被動?這個問題已經不再重要了,誠如藤本壯介所言,他所追求的正是這種無限寬廣的「內部深度」,創造「怎麼住」都可以的住宅,在生活裡持續注入預想之外的事件,讓「流動」這件事本身成為建築。



(藤本壯介作品:台灣塔,2011)


即將座落於台中的「台灣塔」(2011),則是藤本壯介擊敗知名建築師Peter Cook,榮獲競圖首獎的得意之作。這座以「21世紀的綠洲」為主軸的高塔,延續了藤本一貫的自然/穿透取向,以台灣榕樹為靈感,設計者打造出一個為樹狀結構所環繞的半開放空間,300公尺高的景觀庭園被綠意填滿,透明彷彿無形的塔身,將隨晴雨天氣有所變化,或如霧靄飄渺、或有晴光反照,在在隱喻著台灣的天然風光,也體現著藤本壯介取法自然、不受環境/形式制約的創作性格。


日本 東方 下一站


往前回望半世紀,日本建築界標舉自然、掌握環境的作法,仿若無為的簡單秩序,建構了不為環境囿限的生活方式,隱藏在日常細節裡的創意哲學,有別於西方傳統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概念,莫怪能夠昂然而立;從藤本壯介的理念與創作成果,我們彷彿也看到了古典精神──「得意忘形」、「天人合一」的現代詮釋,在現今講究物質、崇尚浮華的社會氛圍中,同為東方建築人的我們何不思考,我們應該如何以建築引導思考,如何讓身、口、意表裡如一,回歸原創、珍視天然,重新思考人與人、人與環境的和諧關係,創造新東方文藝復興,為世界建築史留下燦爛一筆,以此與我輩共勉。


圖文提供/玄武設計

本文節錄於廈門日報2014.06.26

http://www.sherwoodblog.com/index.php?node=casual&blog_id=109

所有评论 (0)

手机设计本

随时提问题,随意赏美图

设计本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本本亲密互 动,还有更多美图等你来看!

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