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设计本 > 室内设计师 > 鲁瑶设计师 > 张星,用设计贯彻赢的精神

张星,用设计贯彻赢的精神
2009-05-13 16:54 3693

  不可否认,在本土设计师和国际大师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更加明显的事实是,这种差距正在迅速缩短。是历史的机缘让本土设计师有了更多的发展和进步的机会?还是一种内在的动力让本土设计师不甘落后?从张星“赢在设计”的故事里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率先推出的本土设计师是一个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设计界新锐,既有必然也有偶然。偶然的是利用张星代表去年金羊奖得主出席2007广州国际设计周主题活动的机会约到了采访,必然的是张星对“赢在设计”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代表了设计界的探索和进步,这种理解让张星这一代本土新锐设计师拥有了跻身国际大师行列的本钱。

 

    赢:基于理性的支撑

  散发着明星气质的外表很容易让人觉得张星是一个偏向感性的艺术家,但话题却是从

    理性展开。用张星的原话,设计是一个“极端理性化的过程”。

  张星将设计过程的理性要素解构得丝丝入扣:

  面对一个设计需求,设计师首先必须认识到,这种需求可以分解为物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在深刻理解这种需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寻求到一种合理的解决办法。对设计结果的评估也断然不是一种所谓的“印象、感觉”等过于感性的表达,而是基于市场反映、企业业绩以及品牌影响力等数据化的理性的结论。

  张星的例子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是被业界公认的“金意陶·思想馆”。第三方机构对这个企业展示空间的评估就包含了上述几方面的内容,结果是大量令人惊叹的数据:业绩增长连年翻番、同行业出现痕迹明显的跟踪效应、吸引观众数量几何等等。

  和飘逸随性的所谓艺术冲动和情绪化设计相比,这种扎根于理性土壤的设计思想似乎显得枯燥和平淡,但“赢”的结果却是不争的事实。从勒柯布西到海莫特·扬,从密斯·凡·德罗到贝聿铭,洋溢着理性光辉的巨匠们承传着“赢”的历史。

  只有理性,才是“设计”最坚实的基石。

  张星站在了这块基石上。

  赢:路走得越窄越宽

  看起来像一句拗口的悖论,实际上表达了一个真理。

  张星用陈述的语调解释了这句拗口的悖论:在一条线上做精,窄的需求,精确的定

   位,专业性与竞争力,把自己的设计给最需要的人……

  从这种最简单的陈述中可以捕捉到最本质的核心,他说的是滴水穿石,他说的是一线贯天。

  就目前而言,张星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制造类别的民营企业身上,而且专注于体现他们企业文化和品牌理念的产品展示空间———原因很简单,民营企业最需要这种让他们立于不败,让他们稳操胜券的理性设计,因为他们期待的订单不会感性地从天而降!

  “更为重要的是理性设计的延展”,张星对设计背后的含义有着更为丰富的理解。

  在他看来,一般意义上讨论的设计,是可以看见的视觉部分,实际上,支撑这种视觉的往往是后续的诸多服务环节,包括围绕企业战略的商业策划和品牌推广。

  在一定时期内,只有非常专注才能将背后的需求充分挖掘出来,同时将满足需求的方法准确表达出来。

  从“窄”到“宽”,这样才能“赢”得圆满。

  张星就这样触及到了“赢在设计”的本质。

  赢:设计的元素仓库

  厚积薄发是永远的制胜之道。

  张星把厚积的过程推向了极致:一个永远装不满的元素仓库。

  设计元素拥有无穷的源泉,人类历史上积累了太多的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素材。张星对这些素材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原则。西方和东方,古典和现代,粗犷和优雅,甚至工业感和数码感,这些文化表象背后所蕴涵的一切,都需要一个被张星称为“剥离”的过程,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张星的原话是:“剥离非具像元素,然后把它们装进我的元素仓库。”难点在于剥离的过程。一幅雕花木窗,一套明朝家具,一座工业建筑,一台苹果电脑,哪条曲线、哪个弧度、哪种灰度(甚至是心理灰度)分别蕴涵着西方和东方,古典和现代,粗犷和优雅,甚至工业感和数码感,需要细心观察悉心揣摩以及大量的实践,才能圆满完成“剥离非具像元素”这一艰难的过程。

  在经历这种磨难后的设计过程中,把仓库里的元素拿出来为我所用,显然是驾轻就熟的“薄发”。

  为何运用现代材料可以设计出古典风格?为何运用西方工艺可以营造出东方格调?为何冰冷的色调可以充满温馨的氛围?这些问题通通可以从元素仓库里找到答案。

  拥有元素仓库的张星是公认的赢家,他获得市场高度认可的同时也渐渐开始将影响力扩大到国际范围,他不仅赢得了多项国内设计大奖,而且创下在有着“亚太室内设计奥斯卡”之誉的大奖赛上连续三年折桂的辉煌,他甚至因为在KITO产品展示空间内的一盏室内扎灯而打破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这盏室内扎灯所营造的室内光影设计效果获得了全球光影设计领域至尊奖项———GE爱迪生照明设计大赛的金奖。


  张星本人却并不是太看重这些荣誉,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应邀在全国各类室内设计论坛中作为演讲嘉宾达三十余次,每一次演讲,他总是坚持他对“赢在设计”的理解:“客户的成就才是设计师的成就,设计师不能简单推卸对客户成败的责任。”

  这,大概就是张星主动肩负行业使命感的来由。

所有评论 (2)

  • 用户0(我)2010-07-06

    散发着明星气质的外表很容易让人觉得张星是一个偏向感性的艺术家,但话题却是从理性展开。用张星的原话,设计是一个“极端理性化的过程”。

    之前还没毕业的时候在东仓面试过设计师助理,张星亲自面试的.见面的确让我惊艳了一下.但谈吐真的是很理性.业内少有的靓仔设计师.呵呵.

     

     

  • 何国锋2009-09-27

    金意陶已经和张星解除合同了,金意陶业绩增长连年翻番这句说得有欠老实

    回复

手机设计本

随时提问题,随意赏美图

设计本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本本亲密互 动,还有更多美图等你来看!

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