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设计本 > 室内设计师 > 余承强设计师 > 《中式设计与中国历史文化》上古时期的原始建筑 余承强著

《中式设计与中国历史文化》上古时期的原始建筑 余承强著
2012-08-03 11:30 3896

上古时期的原始建筑

在原始社会,中国设计文化的发展相对是非常缓慢的。最早是以营窟,巢穴的旧石器时期,到后来以木结构为主的新石器时期,其中大约经历了大约五十万年。在漫长发展的岁月中,由于思想和技术的落后,先民从利用自然洞窟逐步掌握营造地面房屋的技术,从而对后事建筑长生了深远的影响。

旧石器时代是石器时代的早期,距今越五十万年。当时没有什么生产力,人们用的时期基本上是没有经过加工的,过着采集和鱼猎的生活,先人们利用天然洞穴为居所,或仿照鸟类构木为巢,建造简易的居所。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

穴居野处

在人类社会生产早期,基本没有生产力的人类只能依靠集体劳动获得有限的生活资料。在衣食没有保证的情况下,祖先们对居所的需求极为原始和简单。《易·系辞下》中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说明旧石器时期的人类是洞穴做为自己的家族最适宜的家。所以部分洞穴中保存着火种和祖先们的生活资料。  不是任何洞穴都是满足居住需要的,在选址上祖先们一般是选择海拔较高,洞穴内相对高度,距离水源较近出入方便隐蔽的地方生活。

       这些 洞穴一般分布于北京,辽宁,贵州,广州,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可见洞穴被祖先们当作当时被普遍接受的生活方式,因此洞穴成为我国最早起的“建筑“。

构木为巢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先人们逐渐掌握了更多的生存技巧和方式,他们的居住方式也随之改变,在南方的湿热的的环境下虫蛇野兽居多,人们除了居住较高的天然洞穴和挖掘洞穴外,也开始了巢居,即在树上构筑巢所。《 庄子·盗跖》中记载;“古者禽兽多而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可以制造一些简单的石头工具了,象砍砸器、刮削器等,他们靠采集和猎狩生活。在丛林中古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大的猛兽。人们受鸟巢的启发,于是想到了在树上筑巢而居。这样人们白天采摘、捕猎,晚上则上树入巢而眠,就不用再担心为猛兽所害了。还有人认为,猿人也是由猴子进化而来,所以古人类构木为巢生活在树上,也就没什么可奇怪了。

 

干阑式建筑是河姆渡文化早期的主要建筑形式。现有材料表明河姆渡文化的干阑式建筑营建技术大致经历打桩式和挖坑埋柱式先后两个阶段。干阑式建筑遗存主要发现于河姆渡遗址和鲻山遗址。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

可以说木结构建筑是从新时期时代开始的,大约在八九千年前,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期,此时一出现农业,畜牧业,人类的生活有了可靠的保障开始了定居生活。  

由于气候条件的的不同,建筑营造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的两种;一种是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来的木骨泥墙房屋;另一种为长江流域多水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

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有“南越巢居,北朔穴居”之说。由穴居而野处,发展到半地下式的木骨泥墙建筑,和木制榫卯结构的干阑式建筑,由此打开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先河。

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

  1.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彩陶罐

  2.发明了陶器;

3.出现了原始农业、养畜业和手工业。

有的学者特别强调农业起源的意义,认为它才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新石器时代革命的主要内容。世界各地这一时代的发展道路很不相同。有的地方在农业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没有陶器,因而被称为前陶新石器时代或无陶新石器时代;有的地方在1万多年以前就已出现陶器,却迟迟没有农业的痕迹,甚至磨制石器也很不发达。所以并不是3个特征齐备才能称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约12000-9000年)发现的陶器数量较少,绝大多数为陶片,陶器中普遍参杂较大的石英砂粒,使用原始的模制技术和泥片贴塑方法、捏塑成型,工艺原始、器类简单,无刻意的装饰。

根据湖南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的考古发现,中国至迟在公元前12000年就出现了原始陶器,在中国北方,河北徐水南庄头也发现了公元前9000至公元前8000年的陶器,据此,可以大体看出,中国南方最早的陶器多圜底,中国北方早期的陶器多平底,陶器的制作方法、器表的装饰手法也有明显的差异,说明陶器的起源是多元的。

新石器时代中期

(距今9000-7000年)陶器工艺有很大改进,普遍采用泥片贴塑法、捏塑法和泥条盘筑法,以红色、褐色陶为主,烧成温度提高,但器表存在色泽不一的现象,装饰普遍比较简单,在黄河流域彩陶开始萌芽。

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

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大汶口文化晚期白陶鬶

(距今7000-4500年)制陶技术快速发展,流行泥条盘筑法,满轮修整技术普及,部分地区开始出现轮制技术,陶器颜色仍以红色为主,但色泽纯正,随着时间的推移,黑灰陶比例逐渐增多,装饰手法多样,黄河流域彩陶流行。

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

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龙山文化玉牙璧

 

(距今4500-4000年)制陶技术突飞猛进,快轮制陶技术迅速普及,产量增加,黑色、黑灰色磨光陶流行,风格素雅凝重,在黄河流域随着袋足炊器的普遍出现,范模制陶工艺发展很快。由此看来先人们已经有了设计的概念。

新石器时期的建筑类型

1.    半穴居建筑

在地面掘出深约1米的方形或圆形浅坑,坑内一般用二至四根立柱承托屋架,其结合用绑扎法。屋顶覆以树枝及茅草(有的表面再涂泥),下部直达地面。入口为附有门槛之斜坡门道,门道上建两坡屋顶,例见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一般于室内中央稍前置火塘,建筑面积约在10平方米左右。实例最早见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及西安半坡仰韶文化晚期。

半坡村原始社会大方型房屋复原图

 

2.    木骨泥墙建筑

新石器时代半穴居和地面建筑的出现,其墙、柱、屋顶等建筑材料,都是用树木、茅草等可燃材料,因而常引发火灾。建筑防火成了突出问题。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期的探索,先是想出了在可燃材料的墙上涂抹草泥的办法以防火。渐渐发展到应用木骨泥墙防火。木骨泥墙,即用树的枝干扎成排栅,中间用草茎充填,然后再覆盖草茎泥而构成。这种建筑技术虽然原始,但却延续了相当长的时期,直到封建社会晚期仍在使用。其中,木骨泥墙的一种形式的竹笆抹泥墙,至今在我国西南地区乡村民居中仍有保留。这种木骨泥墙,防火性能比较好。但暴露在外面的木柱成了薄弱环节。于是,先民们很自然地借鉴木骨泥墙的做法,用草茎泥涂抹或包起来的方法,让木柱形成防火保护层。这样,木柱也可以防火了。

3.    干阑式技术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说明早在六、七千年前,长江下游已有比较进步的原始文化,干阑式建筑是河姆渡文化早期的主要建筑形式。

河姆渡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发现于1973年,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河姆渡遗址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

现有材料表明河姆渡文化的干阑式建筑营建技术大致经历打桩式和挖坑埋柱式先后两个阶段。河姆渡遗址干阑式建筑主要是4B层25排排列有序的由桩木、板桩、圆木组成的排桩及散落各坑的板材;根据排桩的走向组合,推测至少有6组(栋)以上的长排式建筑。 房屋依山而建,背山面水布置,地势低洼潮湿。这种以桩木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龙骨)承托地板,构成架空的建筑基座,于其上立柱架梁的干栏式木构建筑,是原始巢居的直接继承和发展。直径1米左右残高0.5上下由直径2-6厘米小桩木组成的圆形栅栏圈可能圈养家畜用。建筑构件用榫卯连接,榫卯构件的种类主要有:柱头及柱脚榫,上端为榫头榫,用以连接屋梁;下端为柱脚榫,用以连接地袱或地龙骨。梁头榫,在圆木上端加工成榫头,使其截面高与宽之比接近4:1的黄金比。带梢丁孔的榫,在榫头中部凿有一个圆孔,用以插梢丁,防止构件在受拉力作用下脱榫。

4.    榫卯技术

5.   

最早的榫卯结构

河姆渡人木作工艺十分突出。除木耜、小铲、杵、矛、桨、槌、纺轮、木刀等工具外,还发现了不少安装骨耜、石斧、石锛等工具的把柄。用分叉的树枝和鹿角加工成的曲尺形器柄,叉头下部砍削出榫状的捆扎面,石斧当是捆绑在左侧,石锛则捆扎在前侧。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许多建筑木构件上凿卯带榫,尤其是发明使用了燕尾榫、带销钉孔的榫和企口板,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榫卯结构,标志着当时木作技术的突出成就。在河姆渡第3层出土一件瓜棱状敛口圈足木碗,外表有薄层的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显光泽,经鉴定是生漆,这是中国迄今最早的漆器。

 

6.    仰韶,龙山文化建筑

新石器时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前者是以手制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上具有彩绘和绳纹为特色,称为彩陶文化;后者以轮制黑陶为特色,称之为黑陶文化。一个是代表原始农业的母系氏族社会,一个是代表农业、手工业、建筑业和冶铜业已有明显发展和开始的奴隶社会。它们分别出现于公元前5000~前3000年与公元前2900~前2000年。传说中的黄帝、尧、舜是该阶段后期的代表人物,表示已转入父系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的初期国家阶段。传说人物来源不一,反映各氏族部落的融合过程 。它代表华夏文化核心区的出现。龙山文化  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商、西周几个王朝。它使黄河支流的汾、伊、洛、渭至河济之间及附近地区不同部落经过接近、交往、斗争、融合,形成华夏文化的核心区,并作为凝聚核向长江中、下游的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地区与北方的红山文化地区扩散并逐渐进行整合,最终纳入华夏文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封建诸侯造成的长期纷争而留下的六国,统一了诸夏,开创了以后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由于秦采取了车同轨、书同文、立郡县和确定度量衡的标准等政策,对华夏文化扩散与华夏文化圈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   从秦把岭南收入版图以后,汉民多次大规模地向长江、珠江以及云贵地区移民,不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也带去了中原的华夏文化。当地的土著民族,由于与汉族混居,除西南的山区以外,大多接受中原文化,经过长期的融合过程,成为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

所有评论 (0)

手机设计本

随时提问题,随意赏美图

设计本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本本亲密互 动,还有更多美图等你来看!

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