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设计本 > 室内设计师 > 王赟设计师 > 王赟—探讨设计中的生活,实践生活中的设计

王赟—探讨设计中的生活,实践生活中的设计
2015-09-11 18:47 4016


2008年尚诺柏纳品牌在广州成立。成立联合品牌这样的大决定却源自于一次朋友间的聚会:王赟、王小峰、许涛等志同道合的设计师们闲时小聚,玩一把优诺牌(UNO),游戏间畅谈起对设计的见解,一拍即合,于是有了今天的联合品牌。在2011广州设计周上创始人之一王赟先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一个多钟头的采访中,记者所面对的是一位充满人文精神的设计师。“生活”一词被提及的频率很高,无论是设计方向又或是公司发展都如他们所言是“由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尚诺柏纳空间规划事务所总设计师王赟先生


记者:这次设计周的展厅的设计概念是什么?


王赟:这次的展厅布置得如同一个房间,希望营造家的感觉,我们想要表达的理念是“做设计应当贴近生活”,而不是完全天马行空脱离实际。地面铺设的是广州市的地图,我们公司也以城市地图铺设地面。我们认为室内设计专业是建筑设计或者说都市实践的一个分类,很多情况下,设计的角度应该放在大的背景或者说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考虑,而非只是设计师个人的创作欲望。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表征,把胸怀放大一些。


记者:您除了是一位设计师外,还同时在广州美术学院担任客座教师。设计师是一个出售设计概念的职业,而教师是一个传播学术知识的职业。那么您觉得,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差异性呢?


王赟:两者的共同点是,它们的存在都是为了改变人和改变生活。至于差异性,我觉得教师是授人以渔,教人以技能、理念,而设计师则是一个实践性强的职业,这两者的站的位置不一样。兼顾两者的好处是,你可以借助教师的身份来看设计行业的趋势和发展,也可以借助设计师的身份来为行业培养人才。一个年轻人进入我们公司工作,被影响被改变,对行业作出更多贡献。这样的工作我们只要坚持十年,就能为社会输送大量人才。因为我们以前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当意识到现在我们有条件做,我们希望能够做好一点,为年轻的设计师做一些铺垫。


记者:现在很流行跨界这个话题。您觉得作为设计师,是应该跨界,在多个领域全面发展,还是应该专一门精一门呢?


王赟:为什么现在经常说跨界,因为许多专业本身已经开始跨界了。比如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罗伯特文丘里说过,卡通文化对他的设计是有影响的;扎哈哈迪德也认同服装设计对她的建筑设计的影响。我们对跨界的理解就是互相影响。许多欧洲的设计大师,比如福斯特先生就一直有设计家具的习惯,他设计家具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微观世界的建筑学,然后把这些理念带到他的建筑设计里面去。跨界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做好本行业,这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功夫在行外。我们现在已经在做一些跨界的事情,开始进入了景观设计等领域,通过业主的项目跟国外的一些顶尖公司也有过一些合作和交流,比如贝尔高林、易道等。


记者:在国外很多地方并不分室内与室外,统一由建筑师负责设计。而在中国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是分开的,室内设计再细分,还有硬装和软装。您这种情况有什么看法?


王赟:“室内设计”这个字眼源自美国的“Interior Design”,早在一百多年前美国早已有了室内设计。英国的早期是培养“家庭妇女联合会”,让家庭妇女贴墙纸做窗帘,如此慢慢演变成英国的室内设计。而德国和法国则是由建筑师兼顾室内设计,所以其实是不同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造成了不同的社会分工,不能一概而论。细分硬软装我觉得很合理,因为社会分工一定是越来越细的,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记者:香港是中国华美的东方之珠,设计方面也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您在广美举办了一场题为“香港设计教育观察”的讲座,想必您也观察研究了香港设计多年。您觉得香港的设计近年有哪些变化?


王赟:大约在2000年的时候,我还在学校读书,当时深圳大学的《世界建筑导报》刊登了一期关于香港大学的教育专题,其实早在十多年前我们就在观察香港了。今年我们有机会去香港大学了解十年后它的教育模式,然后惊人的发现他们的教育模式、建筑思想一百多年中从没变过。香港的设计始终关注两方面,第一是怎么解决香港本土的地域性社会矛盾,第二是其设计都极具理性,绝不哗众取宠。香港的巴马丹拿建筑事务设计建造了从上海和平饭店到香港渣打大厦等等历久弥新的经典建筑,跨越几十年仍然很迷人。到今年它大约有140年的历史,为香港培养了几代建筑师。通过这样一个企业可以看到香港的设计理念是务实而经典的,从来不做出格的设计。反观国内,总是做一些很新很夸张的设计,却不幸成为了欧洲设计师的试验田。香港的建筑很稳重,它也有大师的项目,但是大师到了香港却不会做出格的设计,这代表着香港的成熟与理性。香港教育也会融入最新的前沿理念,但它们仍是为解决本地生活问题而服务,怎么利用土地怎么做好城市面貌,这才是他们的关注重点。香港的室内设计师也是从建筑师派生出来的,比如梁志天先生。但是“关注民生,解决社会问题,推进社会发展”,这是无论建筑设计师还是室内设计师都始终关注的。也正是由于这种理念,使得香港在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说当之无愧的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都会,媲美东京和新加坡。


记者:中国内地的设计业也在蓬勃发展,比较突出的北上广深都有其特色。但我们似乎一直都处于追赶港台的状态中,您觉得内地跟港台的差距到底在哪呢?


王赟:我认为内地跟港台的差距主要在理念上。但这个情况在外国也曾有过,法国洛可可时期宫殿的壁画上描绘了东方的情景,他们拿我们的花瓶打碎了做水晶宫灯,这就是在学习模仿我们中国。我的建议是我们现在也可以大量的“抄”国外和港台的设计,这个“抄”的意思是学习他们的理念,也可以合理的“抄”他们的形式感。内地跟港澳台的差距我认为正在缩小,这得益于这15年来教育水平的不断上升,慢慢地应该是差距越来越少。


记者:尚诺博纳的创作原则是“由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句话看似简单,细品下来却有其深意。您可以从创始人的角度向我们剖析一下在这句话里面您们想要传达的理念和心声吗?


王赟:我们认为设计创作不同于艺术创作。艺术要反映当时当地的社会人文的一个缩写,而设计是要融入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由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表达的是,设计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从生活中点滴积累而来。比如设计样板间,一个人大部分时间是在住宅中度过,如何迎合客户需求拟定不同的方案,这需要依靠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样的设计更有生命力,它不浮华也不夸张,而是直指生活。所以我们对员工强调:第一,我们不是艺术家,只是有点艺术的情调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第二肯定是“由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第三,人的生活肯定是最根本的,这是我们最关心的,也是我们的立足点。


记者:贵公司以前的作品多是样板房、售楼会所这类的空间,在以后的项目上,有什么其他的规划吗?


王赟:我们现在的样板间项目做得相对少了,规模经济的交楼标准做多了,同时衍生了做公共标识系统、园林设计等项目的机会。接下来我们会参与比较大型的项目,如保利地产在琶洲的项目,这是一个超过三百万平米的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涉猎到豪宅、公寓、办公及酒店、公共设施配套等类型,未来20年,广州政府希望将这片区域打造成广州最大的具有会展经济及旅游文化特色的中央商务区,这非常类似100多年前的曼哈顿建设。有幸参加这一历史性事件,是我们毕生的荣幸,(笑)我们会善用这一机会为广州添上美丽的一笔。


所有评论 (0)

手机设计本

随时提问题,随意赏美图

设计本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本本亲密互 动,还有更多美图等你来看!

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