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设计本 > 室内设计师 > 项永彪设计师 > 好的设计灵感从哪来

好的设计灵感从哪来
2012-05-10 16:22 2242

                            设计创意从哪里来(一)
阮斌 2007年6月15日

我是深圳的设计师,从1992年至今,在这个行业中也混了十几年。前两年有幸和梁志天大师在一次设计年会上见面,交流过一个问题——“您平时看一些什么样的专业书,从什么方面获得创作灵感?”他的回答是:“我平时什么书都看,如:时装杂志、建筑设计、文学、绘画等。但别人做好的装修设计我却看得很少,因为那些设计发表出来都是几个月,甚至是一年前的作品,看得多了,照着做,只能是跟在别人后面,没有创意。还有就是可能因为我身在香港,有较多的机会到世界各地去走,去见识了一些东西,那些才是我设计创意的来源。”这段回答,时间隔得久了,原话不一定一模一样,但意思是没有错的。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请问各位设计师朋友,我们现在做设计的时候,有谁不是拿一大堆别人的设计成果来参考,而又有几个人真正拿梁大师所提及的各种人文文化来给自己的作品增加精神内涵。于是,大多数的作品就成为东拼西凑的“集各种形式于一身”的堆砌产物了。
然而这一句话听起来简单,但要真的做起来却很难,而且真能从那些文化中提炼出自己的创意,就更非一日之功。我们集团设计院曾经让每个设计师写一句自己关于设计的感言,我斟酌了很久,觉得很难表达,于是写道:“设计是自身修养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这当中包括文化修养、美学修养、道德修养、对生活的体验……我最初是学建筑设计的,后又改学了工业设计专业,但现在才体会到古希腊文字中“Architecture”一词的含意——“总的技术”。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建造神庙是最神圣,也是最重要的事情,那自然需要集各种艺术和技术于一身了。
那是否就不能学习别人完成作品了吗?不,当然可以看,而且要学会如何看。我经常跟我的设计师们讲,设计就像写文章一样,每个字你都认识,但为什么我们写的文章就和那些文学大师的作品有那么大差距?因为表达的精神内涵不同,组织结构不同。自从原始人在岩洞中画壁画至今,几乎所有的形状都被前人所表达过了,但仅“形状”而已。就如文字,我们如何组织这些“形状”来表达出一些独特的精神含意和特有的形式美感,那才是我们自己的文章。看别人的作品,就像学文字,甚至可以学到一些华美的词句。但不要认为这些华美的词句堆砌起来就会是一篇好的文章,这个道理小学老师就讲过了。
在我初学画画时,老师就讲过,学绘画技法,最快的方法就是临摩。道理是一样的,但那不是创作。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所做的“设计”不是真正的“设计”,不是创作。
那如何从上述的文化中吸取养份和创作灵感呢?每个人会有各自不同的方法和体验。正如读一篇文章,每个人的见解或多或少都会有差异一样。我亦是在学习和摸索中,在此讲一点我个人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建议现在从事室内设计的朋友们,多读一些建筑方面的书。我们所做的行业同建筑是分不开的,对建筑的基本结构、历史、发展、演变乃至当今建筑流派、时尚趋势等完全不了解是做不好室内设计的。在国外,好像对我们这个行业应该是称作“室内建筑师”,不言而喻,是离不开建筑的。这两天看《新视线》杂志第62期,里面提到法国建筑大师擘让•努维尔(JEAN NOUVEL),他的成名作是彭皮杜艺术中心。现在,他正在主持罗浮宫位于中东阿布扎比分馆的设计。文中他认提到建筑外壳与内部空间设计的脱节是一场灾难,称之为“精神分裂”。
最近,我也在阅读一些关于建筑设计的书,(不好意思,虽然我在大学时读过建筑学,但毕业后,一直没有从中去寻找自己的设计方向,而且和很多同行一样,用翻抄和拼凑的手法来做“设计”。)特别是留意了一些大师的作品,发现他们在做设计之前,首先是思考项目所在地的文脉,即文化的历史、现在以及发展趋势,然后明确自己要表达什么,再运用各自在造型和艺术上的深厚修养来着手设计。在他们的作品中,你也许会看到很多新颖的形式,但那些形式真正从来没产生过吗?当然不是,当你仔细分析他们的设计思想和其个人经历,你就会从自然形态、历史文化、时尚元素等诸多方面找到启发他们的影子,只是他们所具备的造型修养可以让他们将引用的雏形塑造得更完美,更切合适于表达其功能和精神上的含意罢了。例如贝聿铭的建筑中经常出现在中庭的连廊,就是他年轻时对苏州河上的桥的感悟和升华。
这些确实印证了梁志天大师所说的话,创作灵感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体现了设计师在各方面的修养。                        

所有评论 (0)

手机设计本

随时提问题,随意赏美图

设计本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本本亲密互 动,还有更多美图等你来看!

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