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设计本 > 室内设计师 > 涩计人参设计师 > 转:《构建江苏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四)》

转:《构建江苏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四)》
2015-03-09 11:19 2370

作者:陆玉麒  《构建江苏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四)》,发表于《城市评论》。

江苏虽然近20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一直体现为全国的经济强省,但危机依然存在。前面所分析的面对上海挤压江苏而显出的无奈,与浙江比较江苏发展思路的相对空泛,以苏南为代表的江苏沿江地区所面临的边缘化可能性,等等,无不表示江苏应当对以往的发展战略进行适当的反思;“谁来拯救苏南?”这一命题也必须从全省的角度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当我们将视角放到全省范围时,首先发现江苏的区域空间结构有异于其它沿海省份。具体地说,江苏作为沿海省份,其空间结构却体现出内陆化的特点。四、江苏空间结构解析近20年来,江苏在不同的时期实施了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我们知道,区域发展战略的制订以对所在区域的空间结构的全面分析为前提。而江苏的空间结构表现出有异于其它省份的特殊性。因此,对江苏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科学的分析,就成为探讨江苏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一)城镇分布边角化对江苏省城镇分布格局进行总体分析,可以发现江苏与一般的省份有根本的不同,就是城镇分布的边角化。金角是徐州、南京、苏州(无锡)。银边是沪宁沿线与陇海线,广阔的腹地则是典型的“草肚皮”,也就是说,越往江苏的腹地,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从形成原因看,城镇边角化的分布态势,表明江苏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地域单元。江苏分属于两大经济单元,即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以徐州为核心的淮海经济区。
从都市圈角度看,江苏可分为:
(1)上海都市圈。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引力方向为东南方向。
(2)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镇江、扬州。引力方向为西南方向。
(3)徐州都市圈。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引力方向为西北方向。这样的城镇分布格局属于典型的对外扩张型,在国内是没有的,倒有点类似美国的情形。在围棋中,有“金角、银边、草肚皮”之说,江苏符合围棋之道的这种空间结构,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域效应,并据此体现于江苏的区域发展战略中,还值得作进一步的专门研究。
我们的初步观点是:扩张型空间结构对区域发展可以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1)从负面影响看,这是一种离心力较大的空间结构类型。如果所在区域经济实力较弱,这样的空间结构容易导致整个区域分崩离析。议论纷纷的南京直辖、淮海建省,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对这种空间结构的认知。
(2)从正面影响看,这是一种积极向上,自信实足,特别利于与区外交流,高度开放的区域类型。尤其是江苏作为全国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这样的空间结构对江苏来说是特别有利的。当然,江苏这样的结构受制于我国特有的行政区经济影响,其效率远没有发挥出来。从未来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江苏空间结构的这种优越性将会得到越来越明显的体现。作为一名地理学家,同时作为一名江苏人,我为江苏能有如此优越的空间结构而欣慰。可以说,从老祖宗留下的这份遗产看,江苏的空间结构是最优越的。然而,也正是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江苏还有一大块没有得到充分开发,那就是江苏沿海地区。
(二)沿海省份内陆化从全省近20年的发展态势看,江苏走着一条与全国其他沿海省份不同的发展道路。
全国沿海省份普遍表现为滨海地带的剧烈隆升,这也符合区域发展过程中空间轨迹演化的一般规律;江苏则表现为沿海地带在全省格局中的后院化、边缘化态势,从全省空间结构角度看,体现为令人震惊的“沿海省份的内陆化”特点。
其具体表现是: 
1、经济发展水平低,成沿海低谷 2002年江苏沿海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326.8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319.55亿元,第二产业555.43亿元,第三产业451.82亿元,分别只占全省总量的12.5%、28.6%、10.0%和11.4%;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为2965.40亿元,占全省总量的16.6%。据有关资料,江苏省的两个沿海开放市在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排名中名次靠后,南通列第10名,连云港列第12名。江苏沿海地区人均GDP为8976元,刚刚超过人均1000美元,比全省平均少4554元,低37.8%,在粤浙苏鲁4省的沿海地区中是最低的,而同期其他3省沿海地区人均GDP均超过本省的平均水平,其中,浙江、广东是江苏沿海地区人均水平的2倍多。如同全省情况一样,江苏省沿海各地区发展程度也不平衡,差距较大,表现为最南端和中南部的启东、海门、通州、大丰、东台经济相对发达,这些县市2002年的GDP总量都达到或接近1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超过1万元,最高的海门接近1.5万元;而北部经济相对落后,平均每县GDP总量不足50亿元,人均只有5000元,最低的灌南县仅3739元,仅为最高县的1/4。江苏沿海地区的海门市、通州市被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百强县”,但同时也还存在灌云县、灌南县、东海县、赣榆县、滨海县、响水县等六个省级扶贫县。最高县与最低县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差近1倍(表1)。 
2、城镇等级低,且凝固化从动态看,江苏改革开放的20多年,是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20年,但与全国其它省份沿海城市快速崛起不同,江苏表现出令人惊奇的空间结构的凝固化,即20多年中城镇空间结构基本没有变化,尤其是沿海3市的发展速度还赶不上全省的平均发展速度。从城镇等级看,江苏沿海地区三市市区城镇人口仅刚达到中等城市门槛(50-100万级)。在江苏所有的省级轴线(沿江、沿沪、沿线、沿海、沿河)中,这是一条城市等级最低的轴线。不仅如此,从未来规划看,江苏沿海地区的城镇等级也普遍较低。全省三大都市圈规划中,唯沿海地区的等级最低,且仅连云港城市等级略有上升,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南通仅作为与宿迁一样的普通地级市看待。
 3、全省空间结构体现为内陆化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空间结构类型进行划分。其中临海型与内陆型是其中基本的分类。所谓临海型空间结构,就是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主导性的推动力量是对外海洋贸易。这样,越临海或越位于区域的边缘,经济就越发达。表现在区域空间结构上,就是位于边缘的临海地带成为高度发达的地带,成为核心区,而越近内陆,则经济越不发达。美国著名区域学家弗里德曼曾据此给出了美国的核心-边缘结构模式(图1)。与临海型空间结构相反,所谓内陆型空间结构,就是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推动因素是内生因素。对外联系虽然也有,但并没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流。这样,越近区域中心的地方,区位优势越突出。这表现在区域空间结构上,就体现出明显的内敛化的特点。即所在区域的中央区,往往最为发达,区域边缘则相对落后,或仅个别地区有可能相对发达。在我国,江西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内陆型空间结构特点(图2)。基于美国及非洲一些国家的实际发展过程,美国学者塔夫系统归纳与提炼出了临海型空间结构的演化模式。应该指出,塔夫模式也是我国沿海省份空间结构演化的一般过程模式。但江苏例外。
作为沿海省份,江苏体现出了明显的内陆化空间结构的特点。试通过三对城市的市区城镇人口规模的比较予以说明:徐州:连云港:2.4092:1, 淮安:盐城 :1.3495:1, 南京:南通 :5.0847:1。 上述三对数据,相当于区域中心城市与海港门户城市之比。沿海省份的特点都是后者不低于甚至远远超过前者。就江苏例外。也就是说,对江苏来说,位于内陆的城市水平总体上都要高于位于沿海的城市的水平,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这应该说是很不正常的。
(三)江苏区域发展中的“南北问题”与“东西问题” 回顾江苏的区域发展战略,可以发现江苏一直关注的是南北问题,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江苏的南北问题表现为苏南、苏中、苏北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就人均GDP而言,大约为4:2:1,这样的梯度差异甚至高于全国东中西的差异,所以特别容易得到全省各界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甚至出现了苏中发展慢于苏北的新现象,这更使研究江苏区域差异问题的专家忧心重重。
我们认为,江苏的“南北问题”确实明显存在,但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并采取合适的区域发展政策则值得作进一步的讨论。事实上,江苏区域发展既表现为南北问题,但更是东西问题。如果将江苏分为沿海3市和内地10市,江苏沿海与内地的关系更值得江苏省委省政府关注。
南北问题与东西问题虽然表现形式一样,即都是体现为经济发展水平角度的差异,但内涵是完全不同的。基于南北问题而实施的各种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是基于公平性的理念,是基于区域均衡发展的思路。苏南、苏中、苏北的差距从产生原因看是完全合理的,是一种区域发展条件的综合体现,据此而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是试图达到结果的相对公平。东西问题则完全不同。江苏之所以产生东西问题,之所以江苏沿海地区没有发展起来,甚至发展速度达不到全省的平均水平,是由于江苏沿海地区的区位与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潜力没有充分发挥的结果。
因此,重视江苏沿海地区与重视苏北发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区域发展思路。前者属于效率性的发展战略,后者则属于公平性的发展战略。在江苏现有发展阶段下,效率性的发展战略应该是第一位的。应该说,两者事实上并不矛盾。因为江苏沿海地区全部位于苏中和苏北地区,这两个地区也正是江苏的相对落后地区。这就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发: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应当将视点从单纯地注意苏南、苏中、苏北的水平差异,注意苏南对苏中、苏北的带动,注意苏南与苏中、苏北的联动发展的角度,转向苏中与苏北资源与区位优势的更进一步挖掘上。我们认为,对于苏中、苏北来说,最大的优势正是港口资源优势。其意义并不限于苏中与苏北,而是具有全省意义。
限于篇幅,本文不对江苏沿海地区的所有资源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仅想指出:应当重新认识沿海地区的资源优势,不能仍停留在把沿海的资源仅仅认定为后备土地资源和海水养殖业的优势,过去一段时间大量的围垦土地,改造耕地,投入巨大,成本过高,经济效果不够明显,造成许多开发企业出现亏损,还使江苏沿海滩涂湿地遭到破坏。应把江苏沿海地区的资源优势定位为:位于长江三角洲北侧及我国东部沿海脐带的深水海港资源优势,以及基于此的高能耗、高耗水的电力、重化工生产区;全国最大的滩涂资源区,以及基于此的生态、高效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湿地保护区,以及基于此的资源、功能、设施完善的滨海旅游区。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江苏沿海地区位居第一位的,不是滩涂资源优势,而是港口资源优势。江苏与我国其它沿海省份的最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海港资源的充分利用上。
江苏既然有明显的海洋资源优势,也有自己的深水港资源,那么为什么还一直没有真正地走向海洋呢?这就跟一直统治着江苏的一个著名理念有关了。这个理念就是:“全国的优势在沿海,江苏的优势在沿江。”

所有评论 (0)

手机设计本

随时提问题,随意赏美图

设计本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本本亲密互 动,还有更多美图等你来看!

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