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您的位置:设计本 > 设计资讯 > 设计前沿 >

老广”谢英凯开讲“梦改”经历,善意设计一夜治愈36万人!

  • 老广”谢英凯开讲“梦改”经历,善意设计一夜治愈36万人!
  • 2020-06-10 09:34     来源: 设计本     浏览量:2785

“旧房改造”、“老城活化”等,都是当下城市空间设计议题中高频出现的关键词。作为第45届中国家博会(广州)设计师材学工作营的嘉宾之一,英凯先后4次参与《梦想改造家》,对这类改造并不陌生。


老广”谢英凯开讲“梦改”经历,善意设计一夜治愈36万人!


但在他看来,每一次接受委托,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即便项目都位于广州的老城区,原生家庭与非原生家庭的背景、年长者与年轻人的需求、大家族与小家庭的体量,都在考验着每次设计背后的逻辑生成与具体施行。



设计无小事,资深设计师如谢英凯,也曾因“梦改”带来的巨大压力而萌生退意。“2018年的时候,我觉得太累,就提出休息一年。一集节目中,大家看到我前后换了70套衣服,而有人质疑说我是否在作秀。实际上每天都泡在工地,70套算是少的了”,谢英凯老师在直播中回应着网上的评论。



△ 直播间截图


节目播出的一分钟,背后是十几天甚至更长时间的打磨。CIFF「设」交圈直播间特别邀请到汤物臣·肯文创意集团执行董事、设计总监谢英凯老师,以“设计治愈生活,人文视角下的城市新生”为主题,分享“梦改”项目背后的前世今生,解读“设计对生活的治愈作用”。


△ 直播间设在谢英凯老师的办公室内





改变空间的“尺度”

“旧改”之“更新”视角



治愈,字典上的定义是“温暖人心、净化心灵、自然疗愈”。而在谢英凯的理解中,治愈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尺度,一种亲近、舒适、带有温度的信任感。都市快节奏的生活,释放着巨大的压力、拉大着人们的距离感,而疫情的爆发又瞬间将城市推向另一极:寂静“空城”。



设计的治愈力量,就存在于此:打破并重建房子的原有“骨骼”,让人在空间中得以自由穿梭并产生崭新的连接。



在2017年“无界之居”项目中,谢老师参考吉隆坡双子塔的灵感,把这座百年老宅内在的重重“界限”全数打破,被封存了百年的孤独小空间第一次创建新的联系。“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做了‘挖墙脚’的举动!”



通过奉献自己的“人生第一次”,这座见证了世纪风雨的小洋楼,变成一个极具美术馆氛围的城市“庭院”。错落分布的功能区、功能多样的定制家具、互通互联的楼层空间,让这个花了一辈子时间认真生活的书香门第,在更现代、更便利的空间中开始“新的百年故事”!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业主赠予谢英凯老师的礼物

老先生美国求学时的设计手稿原件





创造记忆的“温度”

“旧改”之“引导”视角


回顾四次“梦改”,谢英凯的足迹都未离开过广州。“为什么只选择这座城市?”谢老师解释说,一方面是自己的“老广”身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广州具有独特的人文印象。



作为最早开埠的通商口岸,这个“西来初地”有着兼收并蓄的特性,舶来品与在地文化共生共荣,从日常生活到建筑都可略见一二。这也让广州有着国内城市难得的包容性,可新可旧、可进可退,灵活而从容地生长着。



在2019年“和光之居”项目中,这种特性得到充分的体现。“不同于前三次改造,这次的业主是非原生家庭,他们并没有生于此、长于此的回忆,我们希望通过改造让小俩口可以在这里创造未来的记忆”。



谢英凯老师在阐述设计理念时说到,这次“旧改”还有着引导性的意义,引导他们更好地融入老城街区的生活、引导周边业主可以体验到更好的改造方式、引导老城改造更当代的设计可能。



而这座房子改造的核心需求,是“要有光”。通过规划功能区间、改造空间布局、调整内在动线,这座曾经的危楼变成了一个高低错位的托斯卡纳式洋楼。



同时,为了避免“共窗”的尴尬以及满足城管的要求,建筑整体又让出了好几个平米的空间。不争不抢的平和,似乎也在低调传递着广府文化的另一面: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共享生活的“包容度”

旧改”之“探索”视角



谢英凯老师在讲述中,也屡屡提及自己做设计时关注的“公共性、开放性、趣味性”,尤其是商业项目中,“我们也在朝社区化的公共性方向思考,借此为商业体所处的社区、为当地城市带来治愈效果”。有时,看似微不足道的改造与更新,可能产生更多温暖人心的人情味。



在今年新接手的改造专案中,业主希望将广州解放北路的老房子改造成一个集住宿和社交的文化地标。“旧改”的网红化探索,需要满足消费者的“猎新”好奇心、空间资源的稀有性以及“仅此一份”的社交体验,才可能让网红“长盛不衰”。为此,谢老师以“游园·居梦”为空间命名,通过多种业态的融入,打造一个集艺术体验、生活美学、居住和娱乐为一体的沉浸式体验“网红”IP空间。



全开放的体验中心是项目的爆点、半开放的美学馆和娱乐中心是带动人气、增强互动的区域,而借此也能为隐私化的共享公寓带来可观的人气和关注度。不同业态彼此穿插,让空间更有意思、也同时得以承载生活必须的温度和人的需求。



空间须得有“善意”,而这一想法也驱动谢老师发起了“七+5 公益设计组织”,探索以公共利益为驱动、设计所拥有的力量边界。



沙浦村的改造、城市公厕设计展等案例,可以看到他们的实践正在逐渐对城市公共空间产生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这也贴合着谢英凯老师从业以来的愿景:致力于让每个人的生活更美好!




设计师公开课

互动Q&A


 Q1   “旧改”项目中,什么是可以“修旧如旧”、什么是要完全摒弃的?

 谢英凯  这确实是对设计师责任心的一种考验,如何筛选是一道难题。一般来说,建筑结构状况良好的话,我们都不会拆掉重建。但多是砖木结构的老房子容易受到白蚁侵蚀、无法修复,这就要引入新的现代材料来替换了。设计师不能贪图方便而全部重建、也不能一成不变而全盘接受。



 Q2  作为广美的导师,您对设计专业的学生有什么要求呢?

 谢英凯  我每年的课程主题是“改造与更新”,而通过多年与学生的沟通,会发现大家都有非常宏大的抱负、想做“大事”。但我希望传递给学生的一个态度是:克制自己。“旧改”不是说直接推倒、然后重建一个视觉化效果极佳的建筑。设计师需要了解“改造”的概念以及它的社会价值,建筑能为居住者带来什么样的未来可能性,要把握好改造与更新的尺度。我希望自己的学生,除了具备足够的设计能力以外,还要有一定的欲望控制力,要关注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平衡公共利益等,不能把“改造与更新”变成表现自我的过程



 Q3  改造后的建筑如何与周边街区融合?是否担心“违和感”的产生?

 谢英凯  “旧改”融合的角度,是需要思考,并不是说西关的老房子就一定要有青砖、趟栊门。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传统的西关实际上已经逐渐消失。因而,融入更多是在做引导,通过在老城中置入一个好看的新的样式,让周围居民感受到“美”的可能性,从而引导他们向这个方向靠拢。所以,我自己也希望尽量能多做这样的案例,给社区邻居一些参考与引导,这才是“改造与更新”的出发点,而不是坚守原有、一成不变。即便是采用原来的设计,也是在考虑了功能与需求的前提下引入,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模仿。



 Q4  您的从业经历中,曾经拒绝过客户的什么要求吗?

 谢英凯  无论是商业项目还是住宅项目,其实我们或多或少都拒绝过客户的一些要求,而这些“拒绝”更多是根据项目的调性以及需求进行的调整,而对客户的初衷有所改变。比如西安兰博基尼体验中心这个项目中,客户本意是做一个只有500㎡的接待厅和2个样板房。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西安兰博基尼体验中心 项目效果图


但我提出,想要体现这个大品牌的IP价值,更应做成一个5层面积、具有社交功能的空间,进而把这个空间变成品牌的销售中心,让品牌的目标客户更好地了解“兰博基尼”这个品牌背后的逻辑。




惊喜彩蛋

谢英凯的办公室



△ 谢英凯老师亲自上阵

办公室里讲个“古”(粤语“故事”之意思)




 相关阅读

大家都在看

    相关网友问答

    手机设计本

    随时提问题,随意赏美图

    设计本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本本亲密互 动,还有更多美图等你来看!

    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